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3年7月26日,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张宝宗: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吉林省委新闻发布会。
7月25日,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在长春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定》。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新闻发言人李伟先生,向大家介绍全会精神,解读全会《决定》内容。一同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委政研室主任于亮先生,省发改委主任赵海峰先生,省市场监管厅厅长陈胜先生,省人社厅副厅长黄明先生,省商务厅副厅长吕继伟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请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伟先生介绍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的有关情况。
李伟:
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首先,我把昨天刚刚闭幕的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总体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7月25日,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在长春召开,会期一天。这次大会是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召开的。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推动吉林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意义十分重大。大会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省委书记景俊海同志代表吉林省委常委会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定》(讨论稿)作了说明。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了这个《决定》,审议通过了《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决议》,景俊海同志对大会作了总结,并就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全会期间,与会人员就会议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审议。全会始终洋溢着坚定自信、求真务实的浓厚氛围,是一次高举旗帜、牢记嘱托、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大会。
全会系统总结了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以来省委常委会重点抓的五件大事,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是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三是精心谋划实施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视察吉林三周年重大举措,四是高质量完成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换届,五是认真筹备召开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同时,全会从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进生态强省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心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七个方面,对省委常委会工作作了简要回顾。
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部署,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阐述了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大意义,并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从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任务举措和工作要求。《决定》的出台,必将推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各方面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奋勇前行,坚定不移把深化改革开放引向深入,加快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重点作出如下安排,概括起来,就是“五个突出”:一是突出解放思想这一引领,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大责任使命。坚持重塑开放性文化,做好“扬弃继承、开放包容、创新搞活”文章,在解放思想中抓机遇、找出路、求突破。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全新的资源观、创新观、系统观,在统筹兼顾中谋改革、抓开放、促振兴。二是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改革步伐。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努力让社会发展更加公平,让群众生活更加舒心,让企业发展更加顺畅,让资源配置更加高效。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改革,把握转型数字化、服务智能化、社会共享化、产业高级化趋势,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聚焦扩大有效需求改革,扩投资、聚资源、落项目,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多措并举恢复消费。聚焦加快乡村振兴改革,做强做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聚焦推动绿色发展改革,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壮大生态经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三是突出数字政府这一先导,持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引领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解决政府服务的公平公正与效率问题,以互联网解决市场监管的科学化、精准性、免干扰问题,让政府运转效率明显提高,让企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让社会运行成本大幅降低,让群众日常办事高效便捷。四是突出开放合作这一重点,不断拓展吉林全面振兴新空间。着力深化“五个合作”,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扩大合作的行业和领域,推动开放合作不断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保持招商热度,推动央企再布局、民企大发展、外资快涌入,形成万马奔腾聚吉林的生动局面。着力建强开放平台,提升各类开放平台能级,加强开放通道建设,促进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五是突出组织领导这一保证,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创造良好条件。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全面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培树“严新细实”优良作风,旗帜鲜明支持干事者、鼓励担当者、保护改革者,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蔚然成风。坚持用“五化”闭环工作法抓落实,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深入宣传我省改革开放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参与改革开放的浓厚氛围。
以上是这次全会的总体情况,谢谢大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本次全会在吉林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围绕改革开放出台了《决定》,这是出于什么战略考量?
李伟: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也很重要。我相信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省委每次召开全会,都要确定一个主题。这次全会的关键词是改革开放,之所以突出改革开放这个主题,并专门出台《决定》,是省委经过反复研究作出的重大决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牢记领袖嘱托的政治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吉林,每次都对吉林振兴发展寄予厚望,明确要求我们抓改革发展,要坚持从解放思想抓起、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从优化营商环境破局。这些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嘱托,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全省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面向未来,要全面扛起总书记赋予吉林“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重大责任使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必须持之以恒抓改革、谋开放、促振兴。同时,特殊年份总是给人以深刻启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省委专题研究深化改革开放问题,也是向社会释放改革开放永不停顿、永不止步的鲜明信号。二是实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45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吉林振兴发展进入“上升期”“快车道”,这与吉林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是分不开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目前改革还不彻底、开放还不到位。未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识变、主动求变、以变应变,持续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释放发展活力。只有坚定不移地改、持之以恒地放,改出新天地、放出新气象,才能如期实现吉林全面振兴的发展目标。三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吉林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持续改善。新时代新征程,要想让吉林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必须坚定不移,而且要重点围绕老百姓关心和期盼的就业、增收、教育、医疗、健康等事关切身利益问题持续发力,这些内容在《决定》中都有体现,其目的就是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吉林百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华社:《决定》创新性的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以“放”为先、以“拓”为重、以“造”为基、以“聚”为要,请问这其中包含了哪些考虑?
于亮: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核心还是要推动解放思想、开放包容、放开搞活,充分释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的动力和活力。《决定》提出了系统的推进路径,就是以“放”为先、以“拓”为重、以“造”为基、以“聚”为要。具体说,有几方面考虑:
一是引导各方面努力做好“放”的文章。重点是放开一切束缚干部思想解放的条条框框,放宽一切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限制,放掉一切影响市场活力的禁锢,放活一切促进创新创业的创造因子,放大一切对外开放的有利优势。闸门开的能大则大,水放的能多则多,运行效率能快则快,市场限制能少则少,机会创造的能多则多。当然也要处理好“放”和“守”的关系,守住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安全与稳定底线,确保发展行稳致远。二是进一步拓展更多市场新渠道。市场渠道越多,获取资源就越多、发展机会就越大、成长空间就越广阔。我们要广开门路、多辟渠道,包括拓展国内市场、拓实国际市场问题,拓深传统市场、拓开新兴市场问题,拓宽线下市场、拓新线上市场问题,都需要一项一项抓细抓实,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更好打造与省内外、境内外、各方面相互联动、互为市场、取长补短的新发展优势。三是不断造就更优营商新环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要在转职能、促改革、建机制、提效率上持续用力,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营造利企惠企的市场环境、铸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锻造重诺守信的诚信环境,以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吉林全面振兴增势赋能。同时要塑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生活环境,让优良生活环境与营商环境相辅相成,让吉林焕发出更大吸引力。四是广泛聚起更强发展新动能。关键在培育产业动能,紧扣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核心在创新赋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以创新赋能激活吉林发展“一池春水”。支撑在人才聚能,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天下英才共促吉林振兴发展。
人民日报人民网:《决定》提出“全方位扩大高水平开放”,请问这意味着吉林省要实现哪些质的突破与飞跃?
赵海峰:
国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有着非常深切的感受,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最强动力,只有高水平的开放,才能助推更高质量的发展。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五个合作”,加速“六个回归”,全面推动开放和做好"放"的文章,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在对外开放上,开通并常态化运营“长满欧”“长珲欧”班列,还开通运行了珲春经俄罗斯港口的多条陆海联运航线,国家批准建设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特别是珲春海洋示范区是国家批复唯一一个非沿海省份的示范区,对于我们向北开放提供很有力的政策支撑。在对内合作上,和浙江签署吉浙对口合作各级各类协议119项,打造“一市一园区”示范平台11个,与京、津、沪等11个省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连续举办东北亚博览会、全球吉商大会等主场经贸活动,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续四年增速保持20%以上。
省委这次全会作出《决定》,兼顾对内合作对外开放,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我省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质的飞跃和突破。主要集中在五方面:
一是互联互通水平的提升,畅通“丝路吉林”的新通道。构建“人字形”、“双通道”,抓好沈白高铁、长辽通高铁建设,推进长春都市圈大环线、白山至临江、集安至桓仁高速公路建设,到2025年全省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4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启动实施长春龙嘉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迁建延吉机场,复航长春至法兰克福航线,争取开通新加坡、曼谷等东南亚航线,全省国际航线达到20条以上。稳定运营珲春经俄港口至国内南方港口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扩大“长满欧”“长珲欧”运行班次,打造东北地区中欧班列货源组织基地。
二是贸易规模质量的提升,培育外贸发展的新动能。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国家自由贸易协定成果,抓好汽车等机电产品出口,支持一汽等重点企业及红旗品牌服务国际化布局,鼓励卫星、轨道客车配套服务等开拓国内外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同时,积极扩大煤炭、石油、天然气、海产品进口,抓好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更多资源产品转化为深加工产品出口,打造外向型加工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到2025年,全省贸易进出口总额力争突破1700亿元。
三是多元合作的提升,拓宽招商引资的新路径。以“五个合作”为引领,打造吉浙对口合作升级版,全面落实与京、津、沪等11个省份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与央企、世界500强、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对接合作,高质量举办东北亚博览会、全球吉商大会等活动,吸引一批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落地,推动央企再布局、民企大发展、外资快涌入。“十四五”期间,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力争实现年均增长30%。
四是开放平台能级的提升,打造一批开放合作的新载体。完善长春新区、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功能,赋予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区辖市级”经济管理权限,释放长春兴隆、珲春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谋划建设“中俄公路港”,推动吉林市、延吉市保税物流中心升级,打造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升级版。启动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统筹推进珲春、和龙、集安、临江、安图等一批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文旅新区建设,谋划建立吉林国际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一批开放合作的新示范。
五是集聚人气能力的提升,促进人文交流深入互动。高标准建设“长春人才创新港”,加大“吉人回乡”引才力度,到2025年,引进高层次人才达到1000人以上。依托中俄科技园国际联合实验室、中白产业园与海外科技园区形成战略联盟,吸引海外优秀人才,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创建国家级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达到4个。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活力提升计划,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8个。实施高质量海外育才计划,公派出国师生达到2000人以上。完善“东雪西冰”文旅格局,加快建设“冰雪丝路”创新先导区,强化海外线上推广,吸引更多域外游客到吉林避暑休闲、赏冰玩雪,推动全省旅游业总收入尽早达到万亿元规模。
本次全会,为全省扩大高水平开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抓住机遇、争取资源、拓展市场,让开放的吉林更有吸引力、更有竞争力、更有影响力。
经济日报:《决定》中提出,要“拓”展更多市场新渠道。我们也注意到,今年以来,吉林省在外贸领域采取了多项举措,助力企业获取新订单,开拓海外市场,可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下一步,在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方面还有哪些进一步的考虑?
吕继伟:
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全会,就着力发展对外贸易进行了专题部署,强调要坚持开拓市场、优化结构,扩大总量、提高质量。
今年以来,外贸形势复杂严峻,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密切协作,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上半年,全省外贸出口实现281.4亿元,同比增长25.3%,高于全国21.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6位。从出口市场看,我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78.2%,对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出口分别增长39.6%、48.6%。从主要商品看,我省优势产业出口规模持续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01.9%,占同期全省出口总量的58.5%,其中汽车(包括底盘)出口增长295.2%。具体来说,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主体服务。召开全省重点外贸企业座谈会,落实落细稳外贸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外贸服务专班,实施重点企业联系制度,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举办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及融资需求对接会、外贸业务培训班,推动吉林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帮助中小企业快速便捷开展外贸业务。开展汽车及零部件国际市场开拓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优势产业外向度。
二是强化市场开拓。举办进博会走进吉林系列活动,邀请汽车、装备制造、医药健康、食品加工等领域159家外资企业和投促机构参会,推动我省企业达成贸易签约2.5亿美元。组织企业赴新马泰、韩国、印尼、越南等地签署贸易订单38.87亿元。制定18个国际展会团组计划,组织参加广交会、跨交会、加博会、中国(印尼)贸易博览会、韩国国际食品展等国内外知名展会,累计签单13.75亿元。
三是强化贸易创新。加快释放4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市场采购贸易、互市贸易落地加工试点、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尽快形成新增量。放大综保区外向型经济政策和功能优势,大力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维修、保税物流等业态。
四是强化服贸发展。推进长春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培育一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出台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21条,申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项目。组织企业参加上交会、文博会,赴日本、泰国、香港交流对接,扩大数字、文化、技术服务出口。
下一步,我们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力度,推进企业出口稳规模、优结构。一是丰富外贸“政策工具箱”,组织银企、信保、物流对接活动,做好重点企业、项目跟踪服务,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二是建立重点出口品牌信息库,制定境内外重点展会参展支持办法,组织企业“走出去”出海接单。三是出台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实施意见,扩大红旗、解放、奔腾等自主品牌整车和配套零部件出口,推动汽车制造优势形成出口优势。四是落实RCEP行动计划,用好进博会、消博会、广交会、高交会、服贸会五大贸易促进平台,拓展对日韩、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五是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扩大平行车、整车、药品进口、二手车出口。六是提升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外贸产业孵化基地。七是深化跨境电商综试区、零售进口试点建设,发展共享共建海外仓。
中国新闻社:近年来,吉林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营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请问市场监管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落实全会精神?
陈胜: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高度重视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工作。作为主责部门之一,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全面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利企惠企市场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登记在册的经营主体351万户,在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省委全会精神,在以下三方面持续用力。
一是进一步放宽准入,便利投资兴业。全面落实企业开办“一日办、网上办、免费办”,深化“证照分离”“证照一码通”改革,将更多涉企许可事项尽快纳入“证照一码通”范围,实现市场准入和准营同步提速。严格规范登记许可行为,降低准入门槛,营造公平宽松的准入环境。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不得以备案、年检、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准入障碍。同时,充分发挥长春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城市优势作用,积极推动长春创建国家网络交易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引导更多“六新产业”“四新经济”经营主体落户吉林,助力“六个回归”。
二是强监管优服务并重,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以“管得好、守得住”保障“放得开”。大力推进智慧监管,用数字化手段最大限度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在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对百姓反映强烈、突破道德底线以及可能带来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违法行为依法严惩重处。在全系统推行“五段式”执法,规范执法行为,杜绝粗暴执法、过度执法、选择性执法等问题。对于危害不大的轻微违法行为,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向社会公布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保护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
三是做好服务个体工商户工作,助力吉林高质量发展。目前,我省共有269万个体工商户,在稳就业、促销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全会精神,把服务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作为重要工作任务,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探索建立创业发展支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抓好“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培育,打造更多知名、特色、优质个体工商户。
中国日报:《决定》中提出,聚焦贯彻落实人才政策3.0版,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能否介绍一下,吉林省在构建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上有哪些具体措施?未来还将有哪些举措?
黄明:
在贯彻落实人才政策3.0版过程中,我们把人才评价与产业发展布局相衔接、相匹配、相贯通,不断完善评价体系,细化评价标准,进一步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更多人才投身吉林全面振兴。主要采取了五方面措施。
一是注重品德建设。把品德作为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评价考核。比如,在日前出台的吉林省27个系列44个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办法中,我们把品德考核作为评价重点内容;同时,在职称评审、专家选拔中建立结果公示制度和失信人员“黑名单”制度,对违纪违规人员采取必要的惩戒措施,守住选“才”以“德”的评价底线。
二是坚持破除四唯。按照中央人才评价“破四唯”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突出了不唯帽子重实际、不唯奖项重贡献、不唯职称重能力、不唯资历重业绩的评价导向。比如,在落实人才政策3.0版开展的首次人才分类定级评定中,不再以“帽子”大小决定人才层次高低,让一批长期在一线工作、具有一技之长的青年人才通过评定,脱颖而出。
三是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向有人主体下放审批权限,不断激发用人主体的引才用才热情。比如,近年来,我们加大了职称评审权下放力度,全省职称评聘结合事业单位已达5683家,评聘结合就是由用人单位自主评定,自主聘任。向177家有规模的企业赋予了职称自主评审权。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交社会化评审机构评审,目前社会化评审机构已达566个,分布在省直各部门、各地区以及各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
四是实行多维评价。我们对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地域的人才进行了多维度、多角度的评价。比如,在人才政策3.0版中,首次制定企业人才分类认定标准,将企业规模、纳税额度、带动就业情况等作为评价内容,让不同领域的人才都能拥有更“合身”、更“贴心”的评价标准,从而营造更适合各类人才发展的环境。
五是提升服务水平。将做好人才评价工作与践行党的宗旨意识相结合,不断提升人才评价工作的服务水平。比如,我们把中省直人才单位的编外人员纳入职称评定范围,我们把农民中的能人巧匠纳入职称评定范围,我们把新业态从业人员中的技术人员纳入职称评定范围,拓展了人才评价服务领域。还比如,我们依托“吉林智慧人社”数字平台,建立职称申报、人才分类认定、省级人才荣誉选拔的网络申报系统,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人才的获得感。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贯彻落实《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大人才评价体系的改革完善力度,聚焦汽车、医药、碳纤维等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让更多的吉林籍人才投入火热的吉林创新创业创造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