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振兴抓质量 吉林探索特色强省新路径
2025年09月12日第8189期 星期五
近年来,吉林省立足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定位,跳出“就质量抓质量”传统思维,将质量强省建设与产业优势、区域特色、民生需求深度绑定,以“顶层统筹﹢特色实践﹢制度护航”路径,探索出一条具有吉林辨识度的质量发展之路,让“质量”成为驱动吉林全面振兴的核心引擎。 高位统筹建体系
让质量责任“层层压实”
吉林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质量工作责任体系。省级层面,优化质量强省战略领导小组架构,由省长挂帅担任组长,成员单位从27个扩充至32个,整合吉林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等多部门力量,建立定期会商、协同推进机制,彻底打破部门壁垒。地市层面,各市(州)成立由市(州)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将质量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形成合力、高位推进。县域层面,各县(市、区)把质量工作与产业布局、民生工程、乡村振兴同部署、同考核,形成“省级定方向、地市抓落实、县域出特色”的“大质量”工作格局,确保质量强省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 多维发力提品质
让质量供给“量质齐升”
质量水平持续攀升,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质量品牌创建成果丰硕。产品质量方面,长春皓月等一批企业获吉林省质量奖,7个组织和个人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4个首席质量官典型案例被纳入全国案例。2024年全省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达96%,创历史最高水平。工程质量方面,建设吉林省质量安全手册管理平台,实现施工质量可追溯,平台覆盖建筑工程项目1200余个,单位工程5000余个。全省水利行业质量管理实现“互联网﹢监管”,省中西部供水一期工程成功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49项大中型水利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服务质量方面,全省培树放心消费示范参创单位1664家,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公示率97.83%。健全老字号保护创新机制,现有中华老字号28家、省级165家、市级90家。建成“长白山”特色资源监测站与溯源系统,打响地理标志品牌。公共服务质量指数达78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立法先行固根基
让质量发展“有章可循”
吉林推动质量制度机制从“政策引导”向“立法护航”跨越。颁布实施《吉林省标准化条例》《吉林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吉林省水网建设管理条例》《吉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修订完成《吉林省质量奖管理办法》。《吉林省质量促进条例》列入2025年省政府立法调研项目,作为质量发展“量身定制”的地方性法规,针对吉林产业质量痛点、民生关切等质量问题,制定差异化保障措施,引导企业从“要我抓质量”转向“我要抓质量”,为全社会凝聚质量共识、参与质量建设提供刚性约束与制度遵循。
未来,吉林省将继续把质量强省建设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激活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持续探索质量与产业、民生、生态协同发展新模式,让“吉林质量”成为吉林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