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域范围:吉林省长白县现辖行政区域。
一、历史渊源和发展概况
(一)历史渊源。
据《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志》记载,“长白虎眼万年青”原产于非洲南部,清朝末年自朝鲜最先传入长白县(当时叫长白府),县境种植栽培“长白虎眼万年青”并用于药用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传入初期,民间作为盆栽观赏植物,家家皆有养殖。后被老百姓经常咀嚼用于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外敷治疗疮毒、创口止血消炎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因此,逐渐被开发应用于医疗。清光绪34年,长白设治委员张凤台,在长白期间,腋下生一疥疮,诸法不效,经人告知,将“长白虎眼万年青”嫩叶捣碎敷于疥疮之上,不日疥疮消退。从此,“长白虎眼万年青”成了家喻户晓的治疗疮痈肿毒的妙药,家家户户开始在自家院子大量栽种,并逐步扩大到了全县范围。
“九•一八”事变后,长白县落入日寇手中。东北抗联二军六师在长白县的孤独砬子、小德水、红头山、半截沟等的多次战斗中,受伤战士都用“长白虎眼万年青”消炎止血,“长白虎眼万年青”在抗日战争后方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药品替代作用。
解放后,当地各个医院开始大量收购“长白虎眼万年青”,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解决了医药技术落后与不足的状况,这阶段,“长白虎眼万年青”的种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开始移栽在大田种植。八十年代初期,当地名医韩忠旭依据中医的医药理论和民间用药经验,开发出了以“长白虎眼万年青”为主药材的治疗肿瘤、肝炎、胆囊炎的散剂,“长白虎眼万年青”的需求也得到了更进一步扩大,长白县人民经过反复的试验和探索,大田栽培技术不断成熟,种植面积最高曾经达到10公顷以上。
1993年,在长白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长白虎眼万年青”开始逐渐形成规模化种植,遍及长白县八道沟、十二道沟、十四道沟、金华乡、十八道沟等乡镇,并成立了长白山中药研究所,以韩忠旭为所长和科技带头人,专门对“长白虎眼万年青”的药理药效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相关药物开发。科研团队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终于搞清了初步的药理药效:该植物内含有虎眼万年青总多糖、总皂苷、生物碱、黄酮等特有的多种抗肿瘤成份,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含有十八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硒元素,对于提高人体免疫有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巨大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在此基础上,科研团队在以韩忠旭为科技带头人的主导下,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开发,不负众望,在2000年,“长白虎眼万年青”列入了吉林省地方药材。在2002年,抗肿瘤新药“长白虎眼万年青胶囊” 研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为全国的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延长了生命,深受全国广大医患的赞誉和好评。
2002年,县政府为了规范和扩大种植,专门组织县内各部门和相关技术专家制订了《长白虎眼万年青种植技术规范》,以指导农户正确种植,保证其优良品质。至今为止,长白县已形成加工公司加农户的规模化经营形式:农户负责种植事宜(包括购买种植所需的各种材料),公司负责收购、加工和销售,并且公司与长白山中药研究所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各派人员进行种植技术及跟踪服务,这种经营形式既为农户减轻了负担,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现在各类加工企业20家,经销“长白虎眼万年青”的代理公司有10多家,分布在全国各地。长白县政府以此为契机,将县内1000多贫困人口列入了种植农户,现已完全实现脱贫。
2013年,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来到长白县考察时,对“长白虎眼万年青”的种植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的期望,希望“长白虎眼万年青”种植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并对其药材开发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打造吉林省中药的知名品牌,造福于人民。
(二)产品知名度。
1、长白虎眼万年青名称的由来:据相关史料记载,长白虎眼万年青治疗痈疮疖肿具有很好的良效,在长白县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并逐渐被其他地区群众认可。长白县地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温差大,有利于长白虎眼万年青干物质的累积,加之长白县位于长白山南麓,紧靠鸭绿江,有着丰富而洁净的水源,这是植物生长的充分条件,也是其药用效果显著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1993年以后,长白山中药研究所的研发成果取得了巨大进展,虎眼万年青种植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长白虎眼万年青”有文字记载是1993年版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志》,第四篇,第三章,第四节:经济作物,原文载:“虎眼万年青(学名:Ornithogalum caudatum Jacq.),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常年嫩绿,质如玛瑙,具透明感,它每生长一枚叶片,鳞茎包皮上就会长出几个小子球,形似虎眼,故而得名虎眼万年青,当地称“长白虎眼万年青”,原产于非洲南部,清朝末年自朝鲜最先传入长白县。长白县位于长白山南麓,处于长白山气候区,与虎眼万年青的耐半阴,耐寒,好湿润环境的生态习性相一致,虎眼万年青被当地的劳动人民最早用于医疗实践,而且也最早开展人工种植,种植规模最大。因此,老百姓都习惯用“长白虎眼万年青”来称呼,名称就这样逐渐被叫开并沿袭下来了。”
2、长白虎眼万年青获奖情况:依靠特有的地理位置,优质的土壤、充沛的水源和丰富的森林资源,经过历代长白县劳动人民辛勤耕耘以及对“长白虎眼万年青”的研究栽培,2009年,“长白虎眼万年青”被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目前,“长白虎眼万年青”基地已经成为吉林省“长白虎眼万年青”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长白虎眼万年青”凭借其在治疗“肝病、肝癌、胆囊炎症以及肺癌、乳腺癌”等方面的特有疗效在第三届、第五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中被评为名牌产品,第十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中被评为金奖产品。2005年,研发的抗肿瘤药物长白虎眼万年青胶囊获得吉林省白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2011年的首届中国中药博览会,“长白虎眼万年青”获得“科技创新”奖,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国中医药博览会上,获得“中医药发展贡献”奖。目前,“长白虎眼万年青”远销香港、韩国、日本和全国各地,深受国内外广大医患的好评。
3、产品的销售情况:“长白虎眼万年青”从播种到收获需3年,1年生、2年生种栽的培育,3年生的成品植株栽培,到了第3年大约9月份左右成品植株收获时,加工公司统一开始收购,然后加工、晾晒、销售,长白县各类加工公司有20家,总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现已形成以长白县为基地,吉林省为中心,辐射全国主要大城市,然后再以大城市为基点辐射周边区域的点、网结合销售网络。目前,全国已有经销代理公司10多家,主要分布在长春、大连、南京、武汉、广州等十余个大城市。“长白虎眼万年青”主要以中药饮片的形式销售,其余个别则以鲜品出售,如个别科研机构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以及个别需要的患者。中药饮片每公斤12元,每年中药饮片销售约1700多万公斤左右,产值达2亿元以上(每亩平均产鲜品8000斤,干品饮片350斤)。随着全国销售网络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长白县也建立了自己的配送物流,已有配送物流车20台,专门员工30人,管理人员7人,完善的物流网络将进一步促进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提升。长白山中药研究所现已与吉林绿波中药药业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将推出“长白虎眼万年青”系列研发新品上市,包括“长白虎眼万年青”配方颗粒、系列保健食品等,共同打造“长白虎眼万年青”产品集群,预计将来产生的产值约在100亿元以上,必将在社会和经济效益方面再创辉煌。
(三)产品发展现状。
自1993年以来,长白县委、县政府对发展“长白虎眼万年青”产业一直高度重视,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现有龙头企业、土地等存量资产为载体,先后在长白镇、马鹿沟镇、十四道沟镇、宝泉山镇等乡镇建立了符合GAP规范的种植基地,积极加快开发建设“长白虎眼万年青”项目。现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左右,种植技术成熟,每年可提供药材原料1700万公斤左右。长白县委、县政府还从各方面积极支持,在生态环境适宜的乡镇先后投资1000万元建立了“长白虎眼万年青”GAP种植基地,扩建厂房、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实行真空包装,“长白虎眼万年青”采取最新的破壁技术加工,大大增加了疗效,具有国内先进的加工水平。并引导农民广泛推广种植“长白虎眼万年青”,紧紧围绕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下大力气,加大“长白虎眼万年青”研究力度,促进规模产业的发展。同时参照GAP的要求,制定了《长白虎眼万年青种植规范》,实行标准化栽培。目前,全县已有各类加工企业20户,年加工设计能力在10万吨以上。现今“长白虎眼万年青”已经成为当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高效产业,是长白县重要的特色经济产业,并已纳入白山地区及长白县经济产业规划实施。
(四)产品宣传情况。
最初,“长白虎眼万年青”处于自然繁殖,依靠老百姓口碑相传,随着应用的不断扩展,人工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影响力远及外域,慕名而来的外来人越来越多。而最为引全国人注目的是2002年,“长白虎眼万年青胶囊”上市后,全国的患者及老百姓开始逐渐的关注这个神奇的植物。在2005年5月,中央电视台十套《科技之光》栏目对“长白虎眼万年青”做了专题报道,依托中央电视台的影响力和媒体公信力,便有众多纸媒、网络媒体等进行了大篇幅转载和报道。
二、产品质量特色
(一)“长白虎眼万年青”的感官特色是:呈土黄色或棕褐色,质脆,清香味,口感软、麻、微甜。
(二)长白虎眼万年青理化指标:
项 目
|
指 标
|
总多糖(以葡萄糖计)mg/g
|
≥8mg/g
|
总皂苷mg/g
|
≥0.12mg/g
|
三、产品的品质特色与地域的关联性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长白虎眼万年青”种植基地在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南麓。地理位置:东经127017′~128029′,北纬40037′~41005′,幅员2497.6平方公里。基地横跨八道沟镇、十二道沟镇、金华乡、马鹿沟镇等八个现辖行政区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逐渐倾斜。区域内以长白山火山灰地质的火山熔岩地貌为主,土壤腐殖质层较厚,土质疏松、透水性好,森林资源丰富,潜在有机质储存丰富,属于北亚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这种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非常有利于长白虎眼万年青有机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形成其内含的独特的多糖、皂苷药用成份,为其发挥独特强效的药理作用准备了优越的条件。
(二)适宜的气候。
保护区域地处中纬度,地势偏高,属亚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由西向东和由南向北递减。冬寒夏暖,四季分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昼长,气温较高,冬季寒冷干燥。县境内年平均气温为2℃左右,最高年份2.7℃,最低年份是1.2℃,平均温差35.9℃。这为长白虎眼万年青干物质的积累创造了条件。年平均日照时数2466.5小时,年日照率为56%;年日照时数最多为2670小时,最少为2207小时。10度以上有效积温2680℃,昼夜温差较大,年降水量为600~700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平均降雨量418.4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60.5%。据测算,29年降雨量在平均值以上的有23年,在平均值以下的有6年。各地雨量分布不同。无霜期平均为113天,全县各地无霜期90~135天。终霜日平均在5月22日左右,初霜日平均在10月19日左右。这与“长白虎眼万年青”喜阳光,耐半阴,耐寒的特性相一致。长白县降雨量、温差、日照等特殊的物候因素恰好适宜长白虎眼万年青植物生长的习性,并且有利于植物的干物质的积累和吸收,对于形成长白虎眼万年青特殊的药用物质多糖、皂苷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的水资源。
长白县区域内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均是源于长白山脉的山泉水。境内各河流以老龙岗为分水岭,向南流入鸭绿江,属鸭绿江水系。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南麓,自此向南流至长白镇附近,折向西行,流经金华乡、十四道沟镇、十二道沟镇、八道沟镇,境内流域面积为2497.63平方公里。其它支流在10公里以上的有27条,纵横于各个沟岔。这些河流的特点是:河谷狭窄,落差大,汇流时间短,泄洪快。水资源理论蕴藏量36.68万千瓦,可开发的水利资源14.48万千瓦。此外,县境内尚有丰富的地下水。本县河道切割较深,地下水大部分通过河道、群泉流出。经多年实测,累计每年1、2、11、12月份4个月流量,平均径流模数为17.83万立方/平方公里。经化验水质无污染,均属一等水。并且无论是天池发源地还是水系流经的地域,均无污染的工业及其它项目,水质优良,属于长白山泉水标准,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对于人体饮用及动植物生长大有益处,从水质方面保证了长白虎眼万年青药材对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使长白虎眼万年青成为特有的促进人体健康的具有独特药性的良材。
(四)良好的土壤。
长白县县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逐渐倾斜。境内耕地土壤以灰棕壤、白浆土为主,腐殖质层厚,有机质含量高。其中,灰棕壤在本县分布较广,面积较大。全县8个乡镇的灰棕壤面积达一百二十多万亩,占总面积的36.5%;白浆土是本县面积最大的一种土壤,马鹿沟、龙岗、十三道沟、宝泉山、新房子等地分布较大,普查为一百九十多万亩,占总面积的56.5%。其它各类土壤分布在鸭绿江沿岸及各河流下游沿岸。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4%左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较为丰富,肥力和营养的含量比较高。土壤的优越条件,为长白虎眼万年青的营养吸收,增加有机质含量,合成内含的特定的药用成份多糖和皂苷准备了充分条件,药用价值较高。经权威部门检测:土壤中的铅≤10㎎/㎏,砷≤2㎎/㎏,镉≤1㎎/㎏,汞≤1㎎/㎏,且区域内土壤中镉、汞、砷、铅等有害元素含量极微,属于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一级标准,PH值符合二级标准,为药材长白虎眼万年青的安全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长白虎眼万年青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虎眼万年青(Ornithogalum caudatum Jacq.)。
二、立地条件
海拔700m~1000m的山区。土壤为灰棕壤土、白浆土,土层厚度≥30㎝,有机质含量≥3%,pH值7.0~8.5。
三、栽培管理
1.种栽培育:以木槽,用含有15~20%火山灰(或粗砂)的腐殖土播种育苗,第二年春季移栽。
2.栽植时间:5月下旬,种苗随起随栽。
3.栽植密度:每公顷60000-70000株。
4.施肥:每公顷施有机肥≥3000kg。
5.收获:种植第3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收获。
四、加工和包装
1.清洗:投入常温清水中,快速洗涤并及时取出,至少洗3次以上。
2.切制:须根、叶片切成3cm段,球茎切成5~l0mm的片。
3.干燥:阳光棚摊平晾晒,干燥至水分≤13%。
4.包装:1kg/袋用无毒聚乙烯袋包装,10kg/袋用聚丙烯内衬防潮膜编织袋包装。
五、贮藏
干燥至水分≤13%时,存放至阴凉干燥处(7℃~10℃)不超过12个月。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呈土黄色或棕褐色,质脆,清香味,口感软、麻、微甜。
2.理化指标:
(1)总多糖(以葡萄糖计)mg/g≥8 mg/g。
(2)总皂苷mg/g≥0.12mg/g。
3.安全及其它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和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核准企业: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高地楸林茶业有限公司